个别驴友,在野外面对紧急状况时,一时处在“失能”状态,最终酿成悲剧。
十多年前,郊外一家企业发生了安全事故。
事故唯一的受害者,好像中了邪似,被什么给咒定,站在原地,一动不动。
因为惊恐,受害者竟然喊不出“救命”的呼叫。
受害者是一名中年女工。
化工车间一角,易燃易爆的化工原料突然起火。
面对突如其来的火焰,正在一旁操作的女工,瞬间石化了。
她的双脚,仿佛被焊死,沉沉挪不开;她张开嘴,一声“救命”,愣是喊不出来。
随着火势蔓延,工友们发现了,女工捡回了一条命,但被烧伤致残。
展开剩余70%中年女工,最先发现火情,却身体僵硬,走不动也喊不出声,延误了救人扑灭的最佳时机。
厂里有人认为:她被“脏东西”缠身了。
美国电影《拯救大兵瑞恩》,电影里有一个随军翻译,厄本下士,文绉绉的小伙子。
当战友与德国兵厮杀,急需他伸手援助的时候,他居然全身瘫软,两脚颤抖迈不动,眼睁睁看着战友被德国人所杀,好一个“胆小如鼠”!
工厂女工的“脏东西”,美军厄本下士的“老鼠胆”,其实就是应激源敏感。
这类人容易因突发事件的刺激,产生强烈的身心应激反应。由于反应过度,平日轻易做到的事都做不到了,关键的时候偏偏掉了链子。
在德国文豪歌德的自传中,将这种应激反应下的“失能”现象,视为“神经过敏”。
歌德认为自己是神经过敏的人。他有恐高症,遇见病态的东西就反胃;危急时刻,常常手脚失灵,无法使自己保持平静。
为此,歌德展开针对性锻炼,故意跟自己过不去,“自虐”神经,让神经大条起来。
他独自走到大寺塔的最高顶,坐在塔尖的塔冠下,站在一米见方的木板上,在没有扶靠的状态下,俯看地面。
军营奏乐的时候,他站在大鼓旁,听任强烈的鼓声在心中爆裂。
他还经常尝试惊恐和折磨的滋味,比如夜晚涉足废弃的寺院,甚至是阴森可怖的坟场,直到对这类刺激无所动心。
通过这些“自虐”功课,歌德敏感的神经钝感了,渐渐“大条”起来,为他日后的山川地质研究、古罗马艺术研究,提供了有效的帮助。
一些驴友之所以出事,原因之一,就是歌德式的功课做的不够,神经还不够大条。
发布于:福建省传金所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