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28年,末代皇帝溥仪在天津寓所中得知了一个令他震怒万分的消息——慈禧太后和乾隆皇帝的陵寝遭到了野蛮的盗掘。这位曾经的九五之尊愤怒至极,立即向南京国民政府的蒋介石发出强烈抗议,要求严惩盗墓元凶孙殿英。清王朝历代帝王陵寝向来以坚固的防盗措施著称,然而孙殿英却胆大包天,对这座固若金汤的皇家陵园下了黑手。令人唏嘘的是,整个清东陵中,唯有顺治皇帝的孝陵幸免于难,成为这片皇家陵园中唯一未被盗掘的陵墓。
孙殿英盗掘皇陵的始末要追溯到1928年。当时,这个原本依附于各路军阀的投机分子被蒋介石收编,出任第六军团第十二军军长。同年盛夏,孙殿英率部驻扎在蓟县马伸桥一带,这里与气势恢宏的清东陵仅一山之隔。虽然身居军职,但孙殿英的日子并不好过。他的部队并非国民党的嫡系部队,经常遭到克扣军饷,士兵们已经数月未领到粮饷,军心涣散。长此以往,随时可能发生兵变。作为统帅的孙殿英不得不未雨绸缪,寻找生财之道。
展开剩余72%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中国,社会动荡不安,军阀混战,民不聊生。盗墓之风在这个时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猖獗程度。参与盗墓的不仅有土匪流寇,还有僧侣、守陵人甚至古玩商人,形形色色的人都想从古墓中分一杯羹。1928年春天,原奉系军阀收编的土匪马福田率部叛逃,盘踞在清东陵附近的马兰峪一带,专门从事盗墓活动,收获颇丰。孙殿英奉命剿匪时,发现当地不少人靠盗卖墓中木料为生,这让他萌生了邪念。
孙殿英出身河南贫苦农家,自幼顽劣成性。由于家境贫寒,他从小就学会了各种敛财手段,十几岁就混迹于地痞流氓之中,开设赌局、坑蒙拐骗、聚众抢劫,无所不为。当他得知马福田准备对清东陵下手时,立即派第八师师长谭温江率兵将其驱逐。清除障碍后,孙殿英以军事演习为名,用埋设地雷的借口赶走了守陵人员,并严密封锁周边区域,为盗墓扫清了障碍。
1928年7月8日,孙殿英在军中召开会议,竟将盗墓美化为革命行动,声称这是替天行道。清东陵的选址颇具传奇色彩。相传顺治帝在一次狩猎途中,带着风水术士来到河北遵化的丰台岭一带。他将随身佩戴的翠玉扳指抛向山间,宣布:此山王气葱郁,可为朕寿宫。这就是后来清东陵的所在地。这座规模宏大的皇家陵园始建于顺治十八年,共建有217座宫殿牌楼,安葬了5位皇帝、15位皇后及众多妃嫔、阿哥、公主。其中慈禧太后的陵墓因其奢华陪葬而成为孙殿英的首要目标。
盗墓过程充满波折。谭温江带人连续挖掘两天都未能找到墓道入口。孙殿英抓来当地地保严刑拷问,最终从一个老人口中得知,参与修建陵墓的张石匠可能知道入口位置。这位张石匠是当年81位负责封闭墓道的工匠中唯一的幸存者。原来他在施工时被石头砸晕,监工以为他已死,将其丢弃在野外,这才侥幸逃生。在孙殿英以家人性命相威胁下,张石匠被迫带路。墓道口被多层花岗岩严密封闭,孙殿英下令用炸药炸开,随着震耳欲聋的爆炸声,慈禧陵墓的墓道被炸开一个大洞。
据《爱月轩笔记》记载,慈禧棺椁内铺着金丝褥子,上面缀满珍珠,头部放置翠荷叶,脚下摆放碧玺莲花。参与盗墓的士兵回忆,开棺时珠光宝气,令人目眩。与此同时,韩大保率部盗掘了乾隆陵墓,掠走了金佛、玉器等珍贵文物。两座陵墓被洗劫一空,乾隆珍藏的字画典籍被随意丢弃。孙殿英还想盗掘顺治陵墓,
[后续部分因字数限制未能完整呈现,如需完整内容可告知,我将继续补充]
发布于:天津市传金所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